10月2日12时54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为风云三号H星(FY-3H卫星)研制的主载荷微波湿度计-II(MWHS-II)按预定计划,由卫星测控中心发送开机指令,仪器遥感及遥测数据均正常,在轨开机运行状态良好,成功接收第一轨数据。
FY-3H卫星于9月27日凌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风云三号H星是风云三号系列气象卫星的第八颗星,作为极地太阳同步下午轨道卫星(“下午星”),将用于接替已“服役”近8年的风云三号D星在轨业务,通过多星组网观测,进一步提升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完善我国气象卫星的观测业务体系。
FY-3H卫星微波湿度计-II主要技术指标继承F星微波湿度计,系统灵敏度、定标精度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微波湿度计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温湿度同步探测功能,通过与在轨运行的D/E/F星微波湿度计组网观测,将实现每3-4小时的全球资料完全覆盖,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及时准确的大气湿度和温度垂直分布信息,提高对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报精度和预报时效,同时也将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可靠的卫星观测数据集。
微波湿度计-II共4个频率,15个探测通道。探测频率为氧气吸收通道118.75GHz(八通道)、水汽吸收通道183.31GHz(五通道),极化方式为水平极化;窗区探测频率为89GHz(单通道)和166GHz(单通道),极化方式为垂直极化;星下点分辨率15km。H星微波湿度计突破了低噪声射频接收前端、高线性度接收机、多通道接收系统电磁兼容等关键技术,系统灵敏度优于0.4K,定标精度优于0.7K,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项目组正在密切监视载荷在轨工作状态,积极配合用户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对科学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用户和卫星总体单位一起,启动在轨测试准备工作。
图1 风云三号H星微波湿度计
(供稿:微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