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指导,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主办,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分会承办的主题为“嫦娥六号有效载荷探测技术”的2025年度学术沙龙活动顺利召开。本次沙龙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周昌义研究员作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理事长马扬、监事长赵震声、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电子分会副理事长张平、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分会秘书长王哲、力学研究所分会研究员王柏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姜恒、空间中心纪委书记白鹭等近30位老中青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沙龙活动由空间中心分会理事长庞红勋主持。
白鹭在致辞中向与会专家们介绍了空间中心近年来多项科研进展,回顾了空间中心在探月工程任务中承担的任务,特别强调了老科技工作者在航天事业发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周昌义作为嫦娥五号、六号探测器有效载荷总师,以其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嫦娥六号有效载荷系统的技术创新,特别介绍了月壤结构探测仪在钻取采样作业中的关键作用。
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探月工程的技术难点、科学价值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马扬对本次学术沙龙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本次沙龙活动在选题、主旨报告方面很有特色,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生动展现了一线科研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精神风貌。他强调,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结果。老科技工作者作为航天事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智慧结晶需要通过学术沙龙这样的平台传承给年轻一代。他特别鼓励青年科研人员要继承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在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庞红勋理事长在活动总结中表示,空间中心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老中青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碰撞,为我国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空间中心分会自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多场高水平学术沙龙,内容涵盖了空间天气、行星探测、小行星防御等多个前沿领域,成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贡献智慧的重要平台。未来,分会将继续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学术沙龙活动,为促进我国空间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学术沙龙现场
(供稿:离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