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5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与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主办、中国-巴西空间天气联合实验室承办的“2025年中巴空间环境天地一体化合作研讨会”在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总部园区举行。中巴双方空间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40余位齐聚,标志着中巴在空间环境“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合作中迈入新阶段。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李晖研究员率中方代表团出席并做主题报告。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代理院长米希尔教授亲切会见和肯定研讨意义并派代表参与研讨。巴西空间天气监测研究项目负责人若阿金教授主持研讨。
会议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一是中巴CBERS-5卫星空间天气载荷联合研制,拓展资源卫星服务空间天气业务的新场景;二是太阳活动“日不落”地基观测,整合两国资源构建24小时连续监测网络,填补全球时空监测空白;三是中巴电离层卫星星座建设,聚焦全球覆盖监测能力,提升电离层扰动探测与预警水平。
会议成果显著达成多项关键共识。中巴CBERS-5空间天气载荷开辟资源卫星服务空间天气的新范式;太阳活动“日不落”观测可为灾害性空间天气精准预报提供源头数据支撑;中巴电离层卫星星座将首次实现南半球及全球关键区域高精度协同监测。这些合作不仅保障两国航天器安全、通信导航稳定及关键设施防护,更将为全球空间天气研究与业务提供科学数据。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后续中巴联合任务的实施奠定技术与组织基础,开启中巴日地空间环境探索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筑安全的新篇章。
集体合影
(供稿:子午工程中心)
附件下载: |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京ICP备050612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 邮编:100190
邮箱:kjzx@nssc.ac.cn